鐵馬威高清綜合論壇

標題: 现在的导演都是些什么玩意?90年代的金庸剧武打镜头看着都很过 [打印本頁]

作者: 邪恶清风    時間: 2020-6-27 13:35
標題: 现在的导演都是些什么玩意?90年代的金庸剧武打镜头看着都很过
现在的导演都是些什么玩意?90年代的金庸剧武打镜头看着都很过瘾音乐也很过瘾特效看着也很爽为什么现在科技进步了反而越来越恶心人?什么武打场面一会是水一会是慢镜头一会在空中定格要多恶心
作者: 名哥Vwu    時間: 2020-6-27 13:38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就是同样的导演为什么也拍不出以前的动作片?比如徐克的黄飞鸿系列那动作设计堪称完美再看看徐克现在的动作片也是各种奇葩打斗设计
            

作者: dxxg1    時間: 2020-6-27 13:46
现在都是摆造型……手一指全靠特效……
            

作者: 米汤加咸菜    時間: 2020-6-27 17:45
现在的人能躺着挣钱,干嘛要站着挣,人懒了也不愿意去拼命了
            

作者: 不痞不恨    時間: 2020-6-27 19:59
现在的武侠片片都是以武侠为背景板的爱情片,全是情情爱爱的,
            

作者: witlYF    時間: 2020-6-27 22:03
武指设计的演员行?
剑啸江湖,
            

作者: 小科322    時間: 2020-6-27 22:17
激光扫射的特效,气波无敌
            

作者: 逻辑呀呀    時間: 2020-6-27 22:22
1现在演员养尊处优惯了,吃不了苦
2太依赖特放
3有些半桶水的导演想拍些唯美的武打动作,让镜打定格或慢放,可惜功力不够,最后做四不像。
            

作者: 1001101010    時間: 2020-6-28 00:47
更接近原作警告,以前的穷改编都是辣鸡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作者: 咫尺孤涯    時間: 2020-6-28 00:50
可怕
            

作者: witlYF    時間: 2020-6-28 06:13
做特效,摆造型的拍摄周期比传统训练要短,能省更多的钱,剩下的钱就能进自己的钱包了
            

作者: witlYF    時間: 2020-6-28 06:22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作者: 逻辑呀呀    時間: 2020-6-28 10:11
以前的武打场面真的很不错 ,看的让人热血沸腾
现在真不行 都是靠特效
            

作者: 不痞不恨    時間: 2020-7-4 18:46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这是市场变化了
市场导向改变了,当然这不是因为消费者改变了,消费者口味其实还是那样,只是消费者这个群体成分很复杂
原先九十年代的市场导向是观众决定的,无论是明星,电影,电视剧,音乐等等这些本质上都是消费品,观众作为消费者,他们的喜好和口味决定生产者的内容制作。
原来的电影电视剧,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大荧幕,直接对商品进行消费,他们的喜好会在收视率上反映出来。观众喜欢看什么剧,那个剧收视率就高。
当时作为内容生产者中最有决定权,也就是最能捕捉观众喜好的是编剧。
编剧那个时候话语权是很高的。
早期的电视剧,编剧直接决定一部剧的剧本,甚至有时候导演都得听他的,而且投资方是不干涉编剧的决定的,顶多只干涉女主角的人选。——这是煤老板作为投资方的时代
后来就不是了
后来互联网时代开启后,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资本,他们喜欢讲大数据,讲流量,还喜欢干涉内容创作,编剧直接沦为工具人,再也决定不了剧本,资本让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
互联网资本喜欢讲流量,他不讲内容,他们讲内容也只是给你说着听听罢了,实际上还是流量那套思维。
而且这些互联网资本很喜欢什么都插手,而且非常讨厌没有把控权。因为一部剧能不能火,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在剧本,但剧本创作作为文学创作领域的东西,天然存在【玄学】,就是你写了不一定能火,写的好也不一定能火,写的烂不一定会扑,写得烂没准能爆,能火的剧本过一段时间他就不火了,能火的剧本没准碰上某个时间点他就扑了等等各种玄学因素。
资本很讨厌这点
所以后来资本开始反客为主,他们利用资本一面进行内容生产方面的压制,就是剥夺创作者的自由度,比如拿走你的版权,签卖身契,霸王条约等等。另一面则对消费者(观众)群体进行什么引导。
什么叫审美引导?
买两个通稿,全网洗版的刷屏,请水军,做舆论,引流,制造假数据。
中国市场大,人多,消费者的喜好很多样化,多样化也就意味着哪怕你只是这个市场里百分之一的人口体量,也是一个很大的规模。而大部分观众群体的审美是随波逐流,就是跟随大众,跟风。
舆论引导的时候,大家都在说这个好那个好,只要有一部分人跟风中套了那就行了,因为中国人多,太多了。
而且这种审美引导,能够进行群体筛检,筛选出适合的市场人群。——当然这个东西现在已经走到了极端面,升级成了饭圈。
资本用这种方式反过来引导大众的审美喜好。
本来消费者决定内容生产,现在不是了,现在是资本决定你的喜好。
当然有人不服气,说现在的电视剧老子早不看了,抱歉,你不是资本要的那种观众,人家根本就没想过服务你。
人家早就通过流量体系,把他们要的观众都筛选出来了,都在各种数据表格里呢,你不是表格里的参数哦,你已经被排除在外了。——所以这时候那些当下火的电视剧电影,其实压根代表不了你的喜好,但偏偏就是火。
而观众大部分因为本身就是盲从的,羊群效应。
你给观众天天喂xiang,时间长了,他就真的会觉得xiang好吃,当其他人跳出来说,饭好吃,他不会赞同你,反而会骂那个人是傻X。因为他的审美喜好,已经完全被资本改变了。
不要太把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东西当成多么坚定不移的东西,中国到处都是洋带人形象的广告,外貌审美都西化了,何况区区几部电视剧电影的审美呢?又不是多么特别的东西。




歡迎光臨 鐵馬威高清綜合論壇 (http://www.tiemawe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